炼焦煤市场平稳运行,成交良好。
据香港商报报道,国际能源总署(IEA)指出,中国在未来5年间会影响全球煤炭价格并影响电费。报告指出,煤炭已成为全球唯一独大发电来源。
IEA执行长范德何文(MariaVanderHoeven)表示,直至2016年,中国内部发生任何事件都足以影响电价,结果由所有消费者买单。法国《世界报》(LeMonde)昨日指出,欧盟执委会负责工业的执委塔加尼(AntonioTajani)定于15日至20日造访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国,目的在寻找合作伙伴,试图找到除中国以外的替代资源。IEA报告说,中国发生任何事件或决定,都足以在未来5年内影响全球煤炭价格,连带影响电费。而中国对煤炭需求庞大,对全球可能造成的影响值得注意。另外,中国控制全世界95%稀土生产。
《世界报》指出,与生产国的合作,意味着开启原物料外交关系。IEA在13日发布2011年中程碳市场报告调价让我们在绝望中看到一线希望。
而允许合同电煤价格在一定幅度内上涨,有利于适当缩小合同煤与市场煤的价差,调动煤炭企业保障合同煤供应的积极性。.安徽省当天上调发电企业上网电价,同时相应调整电网销售电价。每当此时,政府及其相关主管部门都要斡旋于煤电运三方。12月1日,安徽电网正式进入迎峰度冬关键阶段。
一位煤电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笔账:目前,安徽省重点电煤合同价是每吨560元,允许这一价格上涨5%,就是允许每吨电煤上涨28元,这意味着发电企业电价上调后获得的1.8分钱中有1.4分钱被上涨的煤价吃掉。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省物价局的最新调价文件,12月1日起,安徽省统调火电、水电机组上网电价,每千瓦时提高1.8分钱。
特别是较之以往只涨电价不限煤价来说,此次价格调控更加科学。据了解,当前电煤成本约占安徽省火电企业发电成本的70%至75%。省内一家火电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眼下限煤价、调电价对发电企业特别是火电企业来说是个利好,宛如雪中送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亏损之痛。决定火电企业成本的最主要因素是煤炭价格,而煤炭行业走向市场后,煤炭价格近年来持续上涨。
采访中,不止一位中小企业主呼吁。若总体上供小于求,加上煤电运三方关系不能理顺,煤价极有可能继续看涨。受访专家一致认为,此次煤电价格组合拳虽然兼顾了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双方的利益,可以暂时缓解煤电之争,但其实质依然是行政主导的短期行为。价格调控可望缓解煤电矛盾。
特别是允许5%的微小涨幅后,合同煤与市场煤的价格仍有较大悬殊,因此这一举措并不足以鼓励煤炭企业加大合同煤兑现率的动力。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曹龙认为,总体来说,本次电价上调有助于缓解电力对工业生产的约束,对一些高耗能行业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助于推进工业节能。
煤电矛盾可望稍稍缓解多年来,安徽省一直以火力发电为主。而上网电价的上调也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发电企业巨额亏损之困。
彻底告别煤电之争,必须加快推进煤电运市场化改革。用工成本飙升、用地成本在涨,用电成本又一涨再涨,企业实在吃不消了。调电价、限煤价成为火电企业的迫切愿望。对省内多数火力发电企业来说,在煤价不变的情况下,上网电价上调4.2分钱,才有可能达到盈亏平衡点根本出路是改革在目前电价体制改革尚未到位、竞争性电力市场尚未建立的条件下,煤电联动机制仍是短期解决煤电矛盾的有效措施。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煤炭研究专家李朝林说,虽然国内煤炭市场已放开且主要由市场自主定价,可政策在影响煤炭产量和价格方面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1月30日公布的最新一期环渤海煤炭均价为每吨847元。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所教授林伯强担心,允许5%的涨幅后合同煤仍与市场煤有较大价差,煤炭企业是否有动力保障目前仅为50%左右的合同煤兑现率。
电价迟迟未市场化即便如此,合同煤价仍普遍不足每吨600元,与市场煤价相差近300元。煤炭价格占火电企业成本的80%。
山东一家电厂有关负责人说,企业拿不到便宜的合同煤只能去市场上买煤补充,这样又推高了市场煤价格。按已停摆多时的煤电联动机制要求,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较前一个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便将相应调整电价。
可此次新限价令与去年的版本在思路上大相径庭:在合同煤价格方面的限制有所放宽,在市场煤方面却设置了不容逾越的红线。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杰也认为,电煤价格临时干预措施的效果有待时间检验。煤价涨跌关键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4月下旬至今,发热量为5500大卡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始终运行在每吨800元以上。
煤炭市场既是市场市,也是政策市。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对市场煤的态度。
2010年底出台的限价令,要求2011年合同煤价格维持2010年价格不变,而在新限价令中,则允许2012年合同煤价同比上涨5%以内。林伯强建议,除了涨电价,现阶段解决煤电问题有两个关键,一是实行煤电联动,在不调终端销售电价的前提下,上调发电企业的上网电价,而电网的涨价压力由国家补贴来消化。
上半年市场煤价格连续13周上涨,被业内戏称为出现煤超疯。1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在宣布电价上调的同时颁布了新煤炭限价令。
合同煤不如市场煤赚钱,煤企要么不愿意履行合同,要么变相涨价,卖的煤里常常掺着沙子、石块。新限价令的新思路出于种种原因,政府在特殊情况下颁布限价令对煤价进行指导的现象并不鲜见。二是控制煤价上涨,可对煤炭企业征收特别收益金即暴利税用于补贴电网,抑制煤炭企业的涨价冲动,促使其着眼卖多而不是卖高。去年出台的限价令并未涉及市场煤,而如今则明确要求2012年1月1日起秦皇岛港等环渤海港口地区发热量为5500大卡的市场煤每吨不得超过800元。
正是因为煤价过高,下游电价又迟迟未完全市场化,无法消化煤价,被迫停机,使得近年来电荒频频上演。这意味着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一个月的时间内,煤价要下降5.5%以上。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秘书长俞燕山认为,根本出路还是要推动煤电运市场化改革,包括取消重点合同煤价、进一步放开煤价以及建立由市场主导的电价形成机制等去年出台的限价令并未涉及市场煤,而如今则明确要求2012年1月1日起秦皇岛港等环渤海港口地区发热量为5500大卡的市场煤每吨不得超过800元。
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对市场煤的态度。林伯强建议,除了涨电价,现阶段解决煤电问题有两个关键,一是实行煤电联动,在不调终端销售电价的前提下,上调发电企业的上网电价,而电网的涨价压力由国家补贴来消化。